美了!火了!一村一景美如画,封开这个“网红”打卡点怎能错过~
2021-04-06 17:36:33 爱封开
去年,
封开县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后,
文旅产业发展爆发性释放。
仅今年春节假期,
封开全县就接待游客超16.6万人次,
创造旅游收入达4951万元,
其中贺江碧道画廊共接待超8万游客,
旅客量排全市景点第二、新建景区第一。
今年,
封开县进一步加快了创建
贺江碧道画廊国家级4A景区的建设进度,
使得这片岭南古都大地
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线带片促振兴
项目景点遍地有
▲老牛阿杰 摄
为推动乡村振兴,2018年广东省提出在省际边界地区打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封开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是其中一条,也是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的一条省际廊道,贺江碧道画廊景区正是处于廊道的核心区域。
▲张彬池 摄
台洞村
毗邻广西梧州的城东镇,
“山、水、田、园、林、湖、湾、岛”等
地貌形态丰富。
广东省首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封开贺江奇景生态游贯穿全村,
村内自然环境优美,竹林树木繁多,
沿江竹洲碧道、“贺江第一湾”景观
堪称世外桃源。
▲航拍台洞村。老牛阿杰 摄
▲台洞湿地公园。老牛阿杰 摄
在2020年“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肇庆市封开县江口街道台洞村被评为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与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乡村振兴大擂台》,封开县江口街道台洞村被评为“优秀村”。
在江口街道台洞村的励志新村,
有一片面积达600亩的竹荪园,
这里不仅是当地“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项目,
还是全市规模最大的、集产学研
为一体的竹荪培植基地。
在江口街道的花塘村,
这里沿江已修建好了渡船码头,
连片的格桑花盛开如海,
一旁是数百亩的赤松茸种植基地,
放眼望去,一颗颗赤松茸探出红色的伞,
一股浓郁芳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图源 封开旅游
足食村
沿着贺江前行,
来到了大洲镇大洲社区的足食村,
足食村原本是一个发展滞后的自然村,
在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足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目前,
风水间生态精品民宿
在农历新年前就已经试运营,
目前有32间套间,
可同时容纳60-70人游客居住。
▲风水间民宿一景。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强 摄
东畔村
▲大洲镇东畔村
漫步于贺江碧道画廊,
欣赏着“九曲十八弯,一弯一美景”的
大美贺江的同时,
你定会不由得感叹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创建等
给这里带来的巨大变化。
▲大洲东畔村 莫献绪 摄
活化利用古历史 一村一景展风采
▲老牛阿杰 摄
发展全域旅游离不开4A景区的支撑。
封开县去年已经成功
创建了龙山4A景区,
目前正在全力创建贺江碧道画廊4A景区。
龙山景区
▲谢厚灿 摄
▲“国内首个主题溶洞”龙山·梦多奇。谢厚灿 摄
贺江碧道画廊景区
▲老牛阿杰 摄
▲贺江碧道画廊。老牛阿杰 摄
▲老牛阿杰 摄
在考古学界闻名遐迩的古遗迹——潇贺古道就在景区范围之内。据介绍,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曾是古代中原王朝控制岭南地区通江达海的交通大动脉之一,贺江入西江直达珠江,孕育了岭南文明,催生了广府文化,造就了广信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乐祺 摄
完善基建新景点 贺江沿线美如画 今年,封开县进一步加快了创建贺江碧道画廊国家4A级景区的建设进度,该县从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旅游振兴入手,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路为廊、以水为链”,串点连线、以线带片,把水陆交通、江河水道沿线建设成风景如画的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使这片岭南古都大地再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花塘村的花海世界鲜花盛开,美景如画。
为重现潇贺古道的繁华,打造美丽廊道,封开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632亿元,实施了生态、产业、文化等各类乡村振兴项目246个,通过山水林田湖路综合整治,打造了一批具有美丽庭院、乡村小公园、小花园、小果园、湿地公园的美丽宜居、特色精品村。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建牢基、辐射带动、旅游休闲等,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不仅展示了一幅历史文化传承画卷,而且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大发展的成果。
在这里,
“车道、水道、绿道、
碧道、赛道、古驿道”
六道融合、互为益彰。
●在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购物、邮电、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和景观质量等各方面进行了整治提升。
快来这里打卡吧~
来源:爱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