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端州给你答案!
2022-05-26 16:54:06 文明端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
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
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
“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
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如何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在传承中更多地融入百姓生活?
为了让市民更多地了解端州非遗文化,
端州区通过各种形式,
让更多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 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 端州区积极推进 “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动方案,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 组织开展端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 “雅趣砚韵”端砚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黄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以“传承端砚技艺 打造非遗品牌”为主题的端砚非遗文化传拓制作讲堂。 端州区黄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黄岗街道文化站、黄岗街道下黄冈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肇庆市应急管理局、端州区应急管理局等共建结对单位在中国砚村开展了2022年端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传承端砚文化 感悟传统历史”端砚文化主题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在晴宝轩端砚展厅内,参与活动的社区青年们认真听取两名制砚师傅的介绍,了解端砚的种类、历史渊源,同时还通过参观端砚的制作过程、端砚精品或藏品的展览,亲身感受了中国文房四宝之端砚深厚的文化底蕴。 “饶有趣味而精彩的文化活动,让我们深刻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非常佩服一直坚持用手工雕琢的师傅们,完整传承老祖宗的这门砚艺。” 非遗文化引领未成年人成长。 近年来, 端州区搭建非遗实践平台, 将思想道德教育与 非遗传承保护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帮助未成年人能够更好的了解非遗文化, 了解自己的家乡, 让未成年人感受端州区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用非遗文化引领未成年人成长。 端州区大冲等社区以不同的方式,开展端砚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以上图源:黄岗街道 近日,由中共肇庆市端州区委宣传部、端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端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联合举办的“百花争‘砚’ 爱我端城”——端州区端砚文化课程进书城系列活动在肇庆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四阅书店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端砚协会“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小分队的志愿者对现场学生进行端砚拓片技艺培训指导,让大家快速掌握端砚拓片的制作技术。 孩子们模仿着主讲人的动作,将纸铺在石碑上,用喷壶均匀地喷水,闷湿纸张。然后拿起小棕刷轻扫纸面,使之服帖。接着,拿着细长的小木槌,仔细地敲打……在孩子们不断的拍打下,碑上的图案愈加黑白分明,很快一副完整的拓片便制作完成。 指导学生传拓技艺。以上图源:端州区委宣传部 “太神奇了!传拓技艺赋予了这块砚台‘生命’!这次实践让我们近距离体验和感受‘非遗’,同时也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现场小学员说,并表示之后开展这类的活动她还要来参加。 非遗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 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 在集中展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非遗”项目的同时, 也宣传了端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让同学们在学习与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感受潜藏在它背后的文化与工匠精神。 非遗文化进校园,文化传承润心田。 作为文化育人的主阵地, 端州区各中小学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核心, 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 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将“非遗文化”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让传统文化在校园“活”起来, 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狮艺文化。 肇庆市第四小学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学校周边的文化资源,打造传统文化特色。以狮艺文化丰富了学校“润品文化”的内涵,在润物细无声的润品环境中,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涵养了学生团结友好、积极进取和刚健自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编写了狮艺文化校本学习资料,把狮艺传统文化贯穿于各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在教学中老师教育学生以创意画、卡通画、中国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去表现醒狮的形象。 在手工创作中,引导学生传承传统醒狮在制作过程中的精细,学习细心耐心的工匠精神;在卡通画中,老师引导学生化繁为简,把醒狮纷繁复杂的装饰,用简单概括的手法表现出来,传承醒狮的果敢、进取精神;在创意画中,老师引导学生把传统醒狮的形象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古为今用;在中国画中,老师引导学生在运用国画技法表现醒狮时,需表现出醒狮的神韵,传承醒狮精气神文化。 以上图源:肇庆市第四小学 编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肇庆市第十一小学通过编织教学,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同时,传承和发扬我国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日,由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肇庆市教育局主办的“2022年肇庆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肇庆市第二中学举行。 活动现场,肇庆市粤剧团的演员们通过粤曲知识讲解、戏剧表演、现场互动等形式,把粤剧文化引进学校文化内容里,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未成年人校园生活,增进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促进粤剧活动成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 以上图源:肇庆市第二中学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 与本土文化面对面, 让“非遗”文化的种子 扎根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 传承方式以口口相传为主。 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接棒, 让更多年轻人 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端州区将非遗传承保护 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 以技艺展示、互动教学等形式,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长效常态开展。
来源:文明端州 黄岗街道 肇庆市第四小学,肇庆市第十一小学 肇庆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