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怀集60、70、80、90后慎点!这是你们不敢打开的童年记忆……

2017-06-01 18:10:31 怀集领域网


童心可贵

今天是一个全民皆宝宝日子!

往年的“六一儿童节”

或许你与亲朋好友一起过

但是

小编跟你回顾一下不同年代的儿童节

看看有没有你的童年回忆

▼▼▼


60年代


据说,孩子们能在六一戴上红领巾,比吃肉都开心!

1.jpg

(网络图片)


 

在当时,这个荣誉可不是谁都能享受上的,打报告递申请,平时还不能犯一点小错误才能被选中佩戴红领巾。如果当天能戴上红领巾,比吃到肉还开心。

 

70年代


70后的儿童节虽然物质不是十分丰富,

但是精神上却很充实。

可以说是将中华文化精华发扬光大

例如,连环画《西游记》《三国演义》


2.jpg

 

出生于1973年的严女士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回忆起儿童节,她还记忆犹新。她小时候有一位邻居家中收藏了不少连环画,当中最让她着迷的就是《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了。“当时的识字量有限,书上的很多字都不认得,但是图画很好看,因此看得特别着迷。”严女士说道。

 

那个时代,校园的游园活动

是孩子们期待的重头戏。

夹弹珠、贴鼻子等小游戏

使小伙伴们的玩性被彻底激发出来

……

80年代


在社会极速变化的80年代,

“80后”的内心简单又复杂,

生活稳定又多变。


IQ博士、灌篮高手、蜡笔小新、

一休哥等动画片风靡,

各种经典街机游戏兴起,

比如《魂斗罗》《忍者神龟》《坦克大战》

……

这个年代的孩子们,

相比60和70年代是幸福的


3.jpg

 

罗先生是肇庆的一位80后,回忆起“80后”特有的儿时回忆,他印象深刻。“那时候,IQ博士、灌篮高手、蜡笔小新、一休哥等动画片印象太深了,现在一响起音乐还能想到画面。到后来,家里买回来一台vcd播放机,就反复地在电视上看这几个动画片。”

 

 

罗先生还说,“80后”可能都经历过一个场景,就是等爸妈出门后,悄悄打开电视看上几分钟动画片,看完之后,还会预备一条湿毛巾放在电视机上,帮助散热。

 

当然,小学的“六一”零食也是

不少人的共同回忆。

除此之外,甭管小男孩还是小女孩

相信文艺汇演上

额头红点+红唇+红脸蛋是没跑了

4.jpg

(网络图片)

 

“小时候过六一,我们在班里都能领到一袋零食,里面有果冻、棒棒糖、星球杯等,当时收到的时候是超级兴奋的。”在同学们拿到礼物后,都会集合到操场看文艺演出。当时的小朋友还是非常流行在额头上,用口红点一个红点,虽然到现在也不知道额头红点的含义。

 


90年代


追星、热衷港台偶像剧、看动漫、

上网、各种电子玩具、游乐场出现……

这个年代,可以说是相当的洋气


对了

这个年代的孩子们还有

来自长辈们的大笔零花钱

 

去年大学毕业的小刘是一位肇庆“90后”,六一儿童节对他们来说,也成为了他“信手拈来”的回忆。在他的脑海中,印象最深刻便是儿童节礼物——红白机。“记得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妈在儿童节当天把机子交到我手中时,我都激动得快哭起来了。”小刘说,尽管父母不断强调买这台机子是为了放假放松来玩的,但对于“年少轻狂”的我来说,《超级玛丽》《魂斗罗》《松鼠大战》的魅力显然更大。



“00后”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

“00后”的孩子有着良好的成长环境,

他们人小脑灵活,电子产品玩得顺溜。

他们是充满希望的一代。

6.jpg


 

时间如白驹过隙

转眼间,我们都长大了

我们的童年记忆除了是自己的,

也属于怀集的,

它或多或少地反映怀集的发展时光。


网站底05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