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山火炬区驻村工作队见到怀集县泰东村的陈奂进时,这个38岁单身贫困户,和年迈多病的父母挤在一座破旧的土坯瓦房里居住,靠几分水田种植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
3年多来,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陈奂进开起了腐竹作坊,生意越做越好。就在最近,驻村书记李军威带他一起,拿到了“怀集县中洲镇陈氏腐竹厂”的营业执照,仅仅生产腐竹这一项,一个月可收入7000元。
据李军威介绍,驻村工作队将陈奂进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先是为其家庭成员购买了医保和社保,改造了危房。随后一直想办法,帮其在家门口有一门营生,毕竟他的父母年迈,自身难以出外打工。
工作队考虑到,泰东村有制作手工腐竹的传统,泰东腐竹色泽金黄,口感软韧,营养丰富,是当地的名产,基本不愁销路。于是,就劝说陈奂进也从事这一行,并帮他在新房旁边搭了一座砖棚车间,开始了创业之路。刚开始,陈奂进的制作技术不过关,做出来的腐竹卖相不好,工作队带他去村里的其他作坊学艺,看多几次试多几回,他慢慢掌握了制作诀窍。陈奂进勤奋而吃苦,每天早上5点前就起来磨豆浆、烧锅,只要天气晴好,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做好的腐竹,他自己用箱子装好,骑着电动车去三里五乡的叫卖。他给自己的腐竹起个品牌叫“诚信”,用他的话来讲,质量要保证,分量要足秤,价格要诚信,做人更要诚信。渐渐地,周边村镇的人们都知道有个泰东“诚信腐竹”,陈奂进的腐竹越来越好卖。日子开始慢慢红火起来。2019年,在驻村工作队的鼓励下,陈奂进用扶贫工作队发放的创业补助款扩大了腐竹车间的规模,将原来的6个锅扩大到12个锅。这样,每天他可以磨25斤黄豆,腐竹的产量也增加了一倍。为了进一步提升创业的水平,驻村书记李军威手把手地教他记账,讲给他一些营销和财务知识,并把他的账本作为家庭收入的第一手证明资料。2020年,看到陈奂进干劲儿越来越足,李军威又带其正式办理了营业执照。“扶贫先扶志,授人以渔才是帮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的关键。”驻村第一书记李军威介绍,如今陈奂进已经成为泰东村勤劳脱贫致富的典型之一。现在的陈奂进的腐竹厂平均每个月出500多斤腐竹,按20元一斤计算,每月销售额10000元,去掉3000元成本,每月利润稳定在7000元以上,加上工作队对其的三个扶贫产业项目分红,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现在的陈奂进除了在泰东周边镇区销售,也经常忙着拍抖音,在网上卖货。用他自己的话说:脱贫攻坚帮我圆了创业梦,感谢中山扶贫队,感谢党的好政策!
来源: 怀集人网站、中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