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火了!肇庆美食如何走向全国?
2023-05-24 09:17:50 肇庆西江网
近期,
淄博烧烤火了!
中国那么大,烧烤何其多,
为何流量涌向了淄博?
不得不说,烧烤这种美食,
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但说到美食,
肇庆人的“DNA动了”~
美食只有淄博烧烤?
NO!肇庆美食申请出战!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文旅资源并不逊色,肇庆美食也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在目前已公布的90项肇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饮食类达到20项,包括了肇庆裹蒸、广宁云吞、德庆竹篙粉、大湾麦溪鲤(鲩)、鼎湖上素、西江河鲜、封开杏花鸡等烹饪制作技艺。 骨头都能吃的“杏花鸡” ▼
谁吃了都说鲜的“西江河鲜”
▼
一直吃都不厌倦的“煎堆辘辘”
▼
肇庆的地道美食还有很多~
但是,它们却未能很好地“走出去”!
“肇庆裹蒸在广东、
港澳地区比较有名,
但出了广东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特别是北方地区。”
肇庆市裹蒸产业
升级复兴工作小组的赖柳红说道。
提到肇庆美食,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副教授黎达文分享了一次调研经历。
“怀集当地有一种白糍,
被称为怀集‘披萨’。
我在肇庆生活多年,
之前从没听过这款地方小吃,
直到不久前下乡调研才认识到。”
在她看来,美食藏深山是一种遗憾。
图 李罗斌摄
肇庆饮食文化资源丰富,
如何让肇庆美食走向全国?
为何大家都爱上淄博烧烤?
从“进淄赶烤”中,
肇庆又能获得了哪些思考和借鉴呢?
肇庆美食出招“破圈” 努力挖掘城市美食IP
在借鉴中前行,
肇庆美食产业在时代发展中
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扩圈道路。
近年,从频频亮相国家、省级大型文旅活动,到去年十大名菜、十大名汤、十大名点的评选,岩前社区、石牌里等美食商圈的打造,媒体宣传的创新,美食地图的制定,肇庆一直在加大美食的推广力度。
岩前休闲半岛已成肇庆夜游新地标。王耀曦 摄
政府推动,民间助力,
肇庆美食越来越出名,
近年来吸引了不少
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前来品尝。
以裹蒸为例,肇庆裹蒸是最为知名的肇庆美食。去年5月,肇庆市裹蒸产业升级复兴工作小组成立。裹蒸产业升级复兴,愿景是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业态,推动裹蒸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肇庆裹蒸。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肇庆美食,立足优势走自己的路!
来听听专业人士的分析
“我们应立足本地,突显优势,在体验经济下打造地方美食出圈的肇庆样本。”黎达文说,旅游已从观光旅游发展为体验旅游。后者以追求心理愉悦为终极目标,心里愉悦了,自然就有社交平台的分享产生流量,从而再把流量变成留量。肇庆可把握这一新趋势。
“土、特、鲜、生”
是肇庆美食的鲜明特色,
不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
年轻群体的另一个消费特点是
喜欢社交表达,乐于共享。
黎达文建议,
注重细节、凸显肇庆元素,
可让肇庆在社交网络中不断“突围”。
“如在场景、装饰、器皿等加入风景、历史人物、花式字体等肇庆元素,大家在分享时一眼看到,加强了肇庆与食物、消费者之间的强关联。”黎达文还强调,餐饮服务行业还要加强服务意识,“吃美食,某种程度上就是服务人心。服务舒服了,消费者再次消费的意愿将大大加强。”
来看看政府部门的行动
“这是我们最新一版的肇庆美食地图,正准备加大印刷派发到市内的景点、餐馆、民宿酒店等地方。”最近,肇庆市文广旅体局交流合作与推广科科长易奇志和同事们忙着新地图的推广。作为文旅人,她一直关注着淄博烧烤的动向,“淄博烧烤的现象级出圈,我认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城市营销的传播案例。”
再来听听美食经营者的声音
冯宏远是广宁冯先生面食馆负责人,
他觉得肇庆美食可以
走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
规模化的预制菜之路。
广宁县特色小吃云吞爽滑美味,受到越来越多食客欢迎。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像广宁云吞,可以借鉴袁记云饺、湾仔码头等知名食品品牌的发展经验,除了线下实体店现制现卖之外,还可以拓展商超销售渠道,利用新兴媒体扩大市场。他说:“把握自己的优势资源,练好内功,机遇来了自然能突围而出。”
一个美食符号要具备持久的生命力,
成为城市知名IP,
它需要网络场景营销、地方政府推动、
企业努力以及消费者的自来水效应等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来源:肇庆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