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有“水”到!
2021-10-23 11:51:15 肇庆发布
肇庆,依江而生,因江而兴,
水运条件十分优越,
西江、北江、绥江、贺江等主要通航河流
流经肇庆辖区。
对于这些山川河流的“小秘密”,
大家又了解到多少呢?
流动的千里画廊 沿西江之水而居的肇庆, 从古文明时代, 便在西江之水的滋养下世代栖居, 既有来自西江文化之源远流长的熏陶, 也有西江河面帆樯如织的商贸船只往来的繁盛, 伴随着西江两岸历朝名家之诗的如画风光, 卷轴般一幕幕翻开, 如同穿越一条千年古画廊。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张九龄曾途经西江,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留下了千古名作——《西江夜行》。 西江是珠江水系最大的干流, 流经肇庆境内的封开、德庆、高要、 端州、鼎湖等县(市、区), 在高要、端州、鼎湖境内有3个峡谷, 上为三榕峡,中为大鼎峡,下为羚羊峡, 这3个峡谷通称西江小三峡。 △作为肇庆的母亲河,千百年来,西江一直滋润着整片肇庆大地。梁亮 摄 贺江是西江一级支流, 位于西江河段上游左岸, 以其罕见的“蛇曲”地貌而著称。 在“贺江第一湾”, 其拐弯之状令人惊叹, 原来还是由东向西缓缓而流的一段笔直江流, 只转过一个山头,便突然转向东流, 像两条平行逆向的河流。 △贺江碧道画廊 张彬池 摄 新兴江同样是西江一级支流, 位于西江河段下游右岸, 流经高要区,在南岸汇入西江。 黛山千叠,水墨如烟, 新兴江像一条巨龙卧在大地之上, 滋润着两岸广袤的农田。 △新兴江 梁亮 摄 绥江是北江水系一级支流, 穿过肇庆的怀集、广宁、四会等地, 在四会马房汇入北江。 如今,绥江两岸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远走的岁月和今天的摩登, 就在这波光魅影中完美地合二为一。 △北江的支流之一绥江流经四会市城区 何洪锋 摄 重要的黄金水道 TA们,是 河流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是人类文明的基流。 浩浩荡荡的江河, 成就了肇庆历史上的辉煌。 从出土文物和有关史籍记载表明, 汉代肇庆已有航运业,历代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 虽然公路运输开始起步, 但由于道路不通, 加上西江、北江等江河阻隔, 肇庆的交通运输仍然以水运为主。 △上世纪六十年代,往返于梧州、肇庆、广州的客船。图源 肇庆西江网 据《肇庆市志》记载,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 水路运输量占交通运输总量的80%—90%。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上世纪90年代, 西江客运兴旺了40多年。 这期间,肇庆开通了广州、 香港、澳门、江门、中山、德庆、封开、 梧州等数十条航线, 市民外出首选乘坐客轮。 当时客轮的主力就是红星轮! 钟先生 肇庆老物件收藏爱好者 乘坐红星轮出行,是老一辈肇庆人共同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行驶肇庆至梧州的红星337客轮。图源 肇庆交通运输 △1984年5月28日,肇庆至香港客运航线通航,“西江”号客轮首航香港。图源《香港与肇庆》画册 △1986年的“香港—肇庆”航运客票。市民钟先生 供图 历史的车辆滚滚向前, 西江客运在上世纪90年代完成了历史使命, 退出了历史舞台。 1984年,马房大桥建成通车, 打通了肇庆通往广佛的陆路通道, 肇庆到广州的时间大幅缩短为4个小时左右。 钟先生 肇庆老物件收藏爱好者 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许你无法想象,以前从肇庆去广州需要在马房搭乘轮渡横跨北江,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等候过渡的情况,需要1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广州,有时还需要在中途住宿一晚。那个速度,跟如今的高铁和城轨是无法比的! △1984年12月,四会马房大桥通车前的渡口状况。图源 肇庆交通运输 1987年, 历时9年建设的肇庆西江大桥通车,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西江两岸终于实现陆路相连。 △1987年4月1日西江大桥通车当日。何小瑜 摄 此后,西江上大桥飞架, 肇庆大桥、德庆西江大桥、 封开西江大桥、阅江大桥相继落成, 道路运输快速发展, 西江客运和渡口的客流量逐年减少。 2001年,肇庆航运公司不得不停止客运业务, 红星轮停航。 △阅江大桥 何异能 摄 红星轮停航,完成了历史的更替, 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浩荡西江上,轮船往来穿梭,汽笛声依旧, 只是再也见不到红星轮的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满载货物的货轮。 △西江黄金水道 何异能 摄 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城市之一, 肇庆坐拥西江“黄金水道”的天然区位优势, 江海货轮通江达海,航运条件十分优越。 近年来,肇庆高度重视港口发展, 持续推进航道扩能升级, 港口物流成为肇庆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目前,从肇庆西江段到珠江出海口,已能通航3000吨海轮,北江千吨级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全市现有5000吨级泊位2个,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达60个,新基湾作业区码头、四会大沙多式联运铁路货场项目前期工作加紧推进,将力争年内动工建设。 △罗馨如 摄 美好的发展前景 近日,《肇庆港总体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正式获得批复。 ▽▽▽ 《规划》是指导肇庆港发展与建设、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的依据,该规划的获批,标志着肇庆市港口建设发展迎来全新发展时期,为肇庆市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江内河航运集疏运枢纽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图源 肇庆交通运输 批复显示, 肇庆港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集装箱喂给港, 是肇庆市城市建设、临港产业 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肇庆港以集装箱和能源、原材料、散杂货物运输为主,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保税、商贸服务,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产业、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旅游客运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图源 肇庆交通运输 根据《规划》, 肇庆港规划利用港口岸线34段 长度37.6公里。 规划以新港港区为核心, 高要港区、四会港区、德庆港区和封开港区 5个港区总体发展格局, 为腹地经济发展和西江航运干线 及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物资中转运输服务。 △肇庆新港 图源 肇庆交通运输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 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 同时随着肇庆市辖区大型矿产资源出让, 未来几年, 肇庆市将迎来矿建材料开采的高峰, 带来大量大宗货源, 黄金水道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图源 肇庆交通运输 下一步, 肇庆将借助《肇庆港总体规划》获批的东风, 引入大型港口水运企业 主推集约型现代化的公共码头建设, 发展水铁联运新模式, 培育壮大水运上下游产业链, 助力支撑肇庆港在“十四五”时期成为亿吨大港。 将肇庆港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 西江内河航运枢纽中心, 不断增强肇庆港对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实现以港兴城、以港促产。 △西江黄金水道 图源 肇庆交通运输 青山行不尽, 绿水去何长。 从滋润大地到促进经济, 肇庆正凭借“黄金水道”的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一批港口物流企业纷纷抢滩肇庆 参与港口经营, 临港工业园区与产业集聚效益初具规模, 园区物流总量不断增大, 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格局已现雏形。 这座城市,未来可期!
来源:肇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