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圈!肇庆高要纳入广州都市圈
2022-08-08 17:08:21 高要发布
8月3日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对外公布
《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
(简称《指引》)
提出根据人口、用地
行政治理等因素
综合识别各都市圈规划范围
其中明确,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珠西都市圈指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包括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汕潮揭都市圈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全域;湛茂都市圈包括湛江、茂名两市全域。
广州都市圈规划
从城市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再到都市圈深耕细作,城镇化的形态在逐步演变。近年来,国内各大都市圈建设提速升级,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何为都市圈?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节点城市“实力担当” 高要占据枢纽要地
中心城市带动,节点城市立足资源禀赋,找准自身定位,在融入都市圈中实现更大发展,无疑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素有“当西南之要冲,扼两广之咽喉”之称的高要,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东接经济发达的广州、佛山,西连资源丰富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一直担当着肇庆“南大门”的重要角色,不仅是肇庆东南部经济板块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肇庆全方位参与“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前沿阵地。
当前的高要,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全力当好产业振兴、全面发展的排头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高要的“枢纽”实力日益明显,在广州都市圈的版图上,节点城市“桥头堡”的位置无容置疑。
▲ 高要城区 陈彦成 摄
构建“1小时通勤圈” 高要→广佛核心区更近
《指引》提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构建“1小时通勤圈”。这对于高要提升枢纽地位、加快城市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高要主动做好与大湾区城市对接、与新机场配套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项目,全面推动肇明高速等快速路网建设,全力构建多式联运、无缝衔接、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大幅压缩时空距离,深度融入“1小时通勤圈”。目前,4条高铁、6条高速、1条轻轨,与高要大道、金利大道等区域“内循环”交通道路,交汇成网、外快内畅,加速形成“机场+高铁+城轨+铁路+高速”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同时,利用好近百公里的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进西江高要港扩建工程、金利港大型综合物流港规划建设,加快打造西江内河航运中心和江海联运枢纽,全面提升港口服务能力。
▲ 南广高铁途经高要境内 苏科伟 摄
▲ 广昆高速、珠外环高速公路在高要交汇
不难看出,高要大力推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快速道路向都市圈广佛核心区延伸,互联互通的交通路网将越织越密,必将迸发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动力。
产业热土持续升温 高要发挥“组团所能”
如何在广州都市圈中进行更好的产业布局,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是高要加入“群聊”后大家关心的问题之一。
《指引》提出,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将与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产业园)协同建设,肇庆高新区、金利高新区将和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三水园)联动发展;肇庆将依托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与佛山联动高标准规划建设珠江西岸临空经济区,向西辐射粤西、大西南地区。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距肇庆高要城区仅20公里 图源 南方+
高要树立“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把产业招商落地作为核心抓手,“火力全开”推动“产业强区”。全面参与建设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着力引项目、强龙头、补链条、搭平台、聚集群,加快推进高要金利起步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高要金利起步区四大特色产业城。肇庆金利高新区、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瀚和精细化工基地等一批产业园区进入加速建设的“高光时刻”,汽车零部件产业、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和预制菜产业构成的“3+1”产业体系持续发展壮大,合理规划布局空港物流、国际商贸、高端制造业、航空服务业等临空产业,逐步实现产业错位协同、功能支撑互补。
▲ 位于肇庆金利高新区的中安智谷产业园 陈彦成 摄
高要人文荟萃、资源丰富,生态优美、景色怡人,西江、新兴江贯穿辖区,森林覆盖率达61%,是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在共护广州都市圈“一屏一湾两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中,高要将积极共建西北江生态廊道,通过开展水源地保护和河道生态修复,改善沿江生态景观,持续提升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功能。
▲ 陈彦成 摄
来源:高要发布 广东发布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