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肇庆各部门全力冲刺!
2023-02-27 10:39:55 肇庆发布
2月23日,
肇庆市全面推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召开。
△梁亮 摄
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围绕2023年经济建设“十项行动”,结合各自的分工职责、目标任务及如何保障谈工作重点。全市将聚焦中心,统筹资源,奋力推动产业振兴取得新突破,城市建设打开新格局。
市政府副秘书长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指挥部
常务副总指挥梁光挺
肇庆将加快构建“1+1+N”园区发展格局,着力提升肇庆高新区示范引领能力、全力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开发建设、推动“一县一园区一主业”提质增效,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载体。
肇庆正举全市之力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集聚区起步区将按照产业项目类型、大小、协同性分片布局,重点打造2000亩优质中小企业先行区、4000亩大型龙头企业核心区和1000亩东西部合作协调发展示范区。
加快龙沙大道等12个续建项目
建设进度和大沙污水处理厂等
4个新建项目动工建设,
全面推进莲富项目研发车间
及标准厂房主体建设。
△ 建设中的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鼎湖莲花-富溪市管起步区。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摄
根据产业落地和项目建设情况,
合理科学有序推进
市管起步区征地工作,
年内收储土地7000亩以上,
打造不少于2000亩连片“产业地”。
△肇庆金利高新区园区产业集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同时实现市管片区
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有效带动四会、鼎湖,
尤其是大沙、莲花、永安等
乡镇以及富溪等村的高质量发展。
集聚区建设指挥部将加快理顺实体化运作后的各项工作,推动建立融合高效的运作机制,加快建立财政管理体制和推动首批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力争在体制机制方面走在全省集聚区前列。
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罗盛斌
市投促局已牵头制定《肇庆市2023年“引凤行动”工作方案》,从创新方式等方面细化制定21条具体措施。今年,招商工作将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核心载体,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型储能等产业为重点方向,以珠江口东岸、长三角、成渝、西安等为重点区域,以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为重点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招商工作将抢抓珠三角
核心区产业转移机遇,
围绕县、镇、村不同要素禀赋,
发挥省内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廖文奕 摄
今年,
我市将各县(市、区)及
功能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纳入
招商工作考核范围,
充分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
△莱檬(肇庆)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廖文奕 摄
同时,
每季度举办一次产业招商落地现场会,
压实县级主体责任;
严格规范项目退出管理,
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为优质项目腾挪空间。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伟雄
市发改局将锚定2023年全市投资目标,突出重点抓项目促投资,健全项目全流程全要素管理机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充足动能。
同时,
强化实施“融湾行动”,
着力打造引领县域
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当前,怀集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图源 怀集发布
推动各地主动融入
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
推动粤港澳三地各领域合作,
打造粤港澳合作特色平台,
加快推动粤港澳
深度合作(肇庆)示范区建设。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健强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引擎。市工信局将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等五大方面发力,推动肇庆工业“兴家立业”。
一方面,
市工信局将坚持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储能产业,
做精做优精细化工、
食品饮料预制菜产业,
转型升级金属加工、绿色建材产业,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引领。
△广东喜珍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廖文奕 摄
另一方面,
市工信局将坚持构建
“1+1+N”园区发展新格局,
在产业布局、园区定位、
项目招引、资源投放等方面
统筹推进全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在“大项目”方面,
市工信局将坚持深化
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
激发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引一批植根性强、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大抓项目落地的力度,力促新增开工、竣工、投产项目取得新实效; 二是以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和数字化转型。至2023年底,累计推动6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加强对项目分类实施指导。充分利用企业遍访服务工作机制,分层次、分阶段抓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
在“大企业”“大环境”方面,
市工信局将坚持以企业培育为抓手,
进一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强化政企服务成效。
营商环境作为地方的“软实力”,
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起到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作用。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数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诗军
市政数局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工程,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目标任务,深化集成式改革,提升涉企一站式服务能力,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为此,
市政数局将深入实施“安商行动”,
以50条“硬举措”提振市场信心,
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
△ 肇庆贴心服务让企业发展更安心。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同时,
做好放权强县、放权强镇,
大力推广“粤系列”应用,
推出涉企“升级版”服务,
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
创优“全肇办”服务品牌。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向红
市市场监管局将以强化实施“育苗行动”为抓手,围绕市场主体增量、提质两方面,全方位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我市创新创业创利创富活力。
一方面,通过深挖潜力、培育壮大、向外引进,推动市场主体增总量。推进“个转企”市场主体培育,实现年内“个转企”数量同比增长20%。聚焦我市“主导+特色”产业,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业态企业,力争打造一批优势产业。 △温氏乳业生产车间。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动力和活力。持续抓好稳经济稳市场主体各项政策落地的同时,深化市场准入准营退出便利化改革,推动建立以告知承诺为主的“准营”管理制度,实现“准入即准营”。加大“四上”企业的培育和上门服务力度,并定期通报跟踪问效形成比学赶超势头。
市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健晖
市金融局今年将围绕“融金行动”,争取政策性金融工具基金22亿元以上,实现倍增;实现贷款余额3240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企业上市募资和发行债券120亿元以上;推动3-5家企业上市挂牌,上市企业市值700亿元以上。
市金融局将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
为县域重大项目提供可靠保障;
积极扩大直接融资,
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募集社会资本。
△怀集生猪养殖。图源 怀集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
我市计划全年安排90亿元
财政资金支持县域发展,
用于“三农”领域和民生工程,
力争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20%以上,
努力实现增长25%。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陆开朝
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美学思维推进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强市“成百上千”工程,力争培育10个百亿集群、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其中包括培育壮大粮油、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预制菜、竹产业、微生物、花卉10个百亿集群,重点实施生态粮仓巩固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牧渔业转型升级、农业龙头培育壮大、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固本强基、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十大行动,力争农林牧渔总产值全年增长6%、早日突破1000亿元。 △李杰 摄
围绕目标,
市农业农村局将因地制宜
打造一批经济强镇
强村和特色专业镇村,
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出新出彩、
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宗亚峰
今年市科技局将大力实施《肇庆市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 “八大工程”,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今年该局将力争实现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
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00家,
规模以上工业高企800家以上,
全市孵化器在孵企业1000家的目标。
推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经费投入达到36亿元。
△图源高要发布
同时,
该局将在企业创新主体强化、
创新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强化、
区域发展协调等方面发力,
为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锦兴
市住建局将紧紧围绕强化县城的综合承载、辐射带动,乡镇的扩能建强、联城带村,村庄的宜居宜业、有效提升“三个重点”。
该局今年将聚焦住房安全,按照一定时间计划滚动推进新增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排查整治; 聚焦宜居宜业,开工改造34个城镇老旧小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以上,并支持四会、封开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指导四会、封开完成16处以上历史建筑普查认定; 聚焦风貌提升,实施下帅乡风貌提升工程,支持有条件的镇打造成为县域副中心; △下帅乡风雨桥。 聚焦环境整治,新建、改造县镇污水管网90公里以上,保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 聚焦产业发展,引导建筑、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特色风貌等项目建设。
来源:肇庆发布 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