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肇庆发布
△1986年的端州五路(从东往西看) 钟尧亨 摄 图源肇庆市档案局△1992年的端州五路(在人民路路口从西往东看)。沈建平摄△建筑高度的变化是度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无数人用奋斗垒出了一幢幢高楼。现在的端州五路 梁亮 摄
端州四路
△点击查看大图。沈建平 摄
△80年代的江滨堤路比较狭窄,而现在的江滨堤路宽敞整洁,一路上,西江风光尽收眼底。1984年的江滨堤路 傅剑强 摄 图源肇庆市档案馆
△城东大花坛建设于80年代,是当时肇庆城区的第一个环岛,也是当时城东的标志。当时的城东大花坛 何异能 摄△为配合“三桥”建设,昔日的城东大花坛已被建成信号灯控制的平交。沈建平 摄于2019年
△一条路、一栋建筑、一种生活方式……种种变化就像一颗颗珍珠,在我们的记忆里熠熠生辉。 以上3图 沈建平 摄
△解放前,这里曾是万亩田地。1934年的“星湖塘”(分享自@小巴拉盖)△1955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任指挥和组织50年代至60年代初七星岩的开发建设。由于缺乏机械设施,当时只能靠人工挖湖,过万人挖星湖,场面十分壮观。图源 星湖美美△1982年,星湖景区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如今,星湖早已成为肇庆人的“母亲湖”,星湖如镜映蓝天,水清见底鱼相逐。梁亮 摄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光阴“图谱”,见证着这里的发展!1958年11月,七星岩景区入口处兴建了七星岩牌坊;1959年,朱德题“七星岩”匾。肇庆市档案馆 李国铭 摄△如今,七星岩牌坊经过多次修葺,日渐焕发活力。聂伟健 摄
△曾经,丛生的杂草掩盖了大宋风华。1981年人民南路的宋城墙 图源肇庆市档案馆△如今,“府城复兴”让古城墙得以重现千年荣光。聂伟健 摄△红楼就如一位闲看云卷云舒的淡然老者,在花开花落间静待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人前来探寻宋朝遗韵。丽谯楼(红楼) 梁思立 摄 图源肇庆市档案馆△阅江楼前的草地是否曾见过你军训时挥洒的汗水?学生们在阅江楼前草地进行军训 何小瑜 摄 图源肇庆市档案馆△岁月流转,那一片如茵绿草已不复存在。阅江楼依然巍峨耸立,铭记着光辉历史,传承着红色基因。翟舒婷 摄△城东汽车站的前身为货运大楼,你是否曾经路过这里呢?2007年,城东汽车站竣工,开始投入使用。1991年的货运大楼 图源肇庆市交通运输△一直到今天,城东汽车站仍在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你最近一次在城东汽车站乘车是什么时候呢?图源肇庆市交通运输
△ 2014年的肇庆粤运汽车总站。图源肇庆市交通运输△在今年肇庆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站搬迁被列入了2019年十件惠民实事。肇庆粤运汽车总站已搬迁至火车站综合体肇庆粤运汽车总站并于8月31日开始进行内部调试、试运营。图源肇庆西江网
△1987年,肇庆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图源肇庆市档案馆 何异能 摄△2018年8月8日,肇庆火车站综合体正式建成启用。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2014年6月28日,广为肇庆市民熟知的桥西客运站正式结业。2007年的桥西客运站△2019年5月1日,大家熟悉的肇庆城西汽车客运站终止经营。△1981年,肇庆只有5条公交线路,每一条线路的车都不超过10辆。图源肇庆市交通局△1990年,肇庆公交公司当时最好的运营车辆广州牌643型和644型大巴。图源肇庆市交通局△时代在进步,公交车的设备也在不断升级。以前的公交车没有空调,而且车辆发动机就在驾驶座旁,炎热季节里,司机闷热难受,甚至光膀子开车。图源肇庆市交通局△现在已经用上了纯电动公交,不仅环保,而且车内整洁宽敞、载客量大、续航里程长。西江网记者吴勇强 摄△在以前,每一辆公交车都配备售票员进行人工售票服务。图源肇庆市交通局△近年来,随着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的兴起,电子支付逐渐应用到公交售票之中。现在,市民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乘坐公交车了。图源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

△在80年代的肇庆街头,自行车是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1988年的正东路 沈建平 摄
△在过去,搭渡轮是往来端州、高要的最佳选择。1991年的新街码头 沈建平 摄△1987年4月,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是324国道在境内的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图源肇庆市档案馆 何小瑜 摄△2005年,西江大桥扩建工程竣工通车,强化了沟通端州、高要的重要交通动脉。图源 肇庆发布△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身影在肇庆街头随处可见。何异能 摄△2017年8月8日,阅江大桥正式通车,一桥飞架两岸,令市民往来端州、高要变得十分方便。梁亮 摄△现今,肇庆的交通四通八达,已初步构建起“一条城轨、两条高铁、七条高速、一条黄金水道” 的综合交通网络。图源肇庆发布△2019年7月10日,肇庆直达香港高铁正式开通,车程最快约1小时20分。图源肇庆发布
△市场是最具烟火气的地方。询问价格、挑选食材……人们穿梭其中,充满了烟火气息。1984年,中心市场还是一个用简易棚架搭建而成的半露天市场。 沈建平摄△在买菜街坊的脚步声中,市场也悄悄换了模样——整洁明亮,摊档上的商品琳琅满目。
△和家人朋友到宝月公园散散步是很多老肇庆的闲暇消遣。多年来,宝月公园的清幽荷香,始终是那么的沁人心脾。宝月公园旧照 梁思立 摄△现在,仍有不少市民相约到宝月荷塘走一走。梁亮 摄△儿童公园藏着很多肇庆人的儿时回忆。图源 肇庆发布△儿童公园已有百年历史,在肇庆人的童年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直至今天,它依然陪伴着我们,为孩子们的童年抹上鲜艳的色彩。△梁亮 摄△今年,端州区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对公园的门楼进行了灯光亮化改造。李欣颖 摄
△星湖游乐场已成为记忆,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域。梁亮 摄△大润发、星城广场等一系列的商场陆续建成,端州市民购物消费有了更多的选择。资料图
△1998年11月,七星岩牌坊广场大舞台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十佳文化广场。肇庆市档案馆供图 周效能 摄△大舞台处于城市核心地带,时至今日仍是市民文娱活动和健身的理想场所。图源肇庆发布
△肇庆市体育中心位于星湖西畔,1994年建成。肇庆市档案馆供图 李国铭 摄
△1994年11月6日,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在肇庆市体育中心开幕。沈建平 摄△2018年,肇庆市体育中心完成升级改造,成为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比赛场馆之一。梁亮 摄
△老店铺、老字号,是老一辈肇庆人的记忆里,历久弥新的印记。“老肇庆”家里还有物件是在这里买的吗?图源肇庆发布△今天,生产它的厂家都倒闭了,它依然坚强地屹立在肇庆市中心。2018年,肇庆市实施街头小景和亮化工程,新贸大钟这个老地标获得新生。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摄△过去多年,端州城区商圈经历了从城中路商圈,到建设路商圈,再到端州四路商圈的变化。资料图△近两年,城东片区的商圈正逐步形成,这是端州都市型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肇庆星城广场 资料图△那时没有太多高科技的娱乐活动,家里有一台电视就已经很不错了。一台电视机能凑足几家人过来,一起聊聊家常,一起津津有味地追电视剧。沈建平 摄△今天,手机、电脑、平板已走进平常百姓家,手机支付方式已成为潮流。但实体书阅读仍是市民最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图为端州新华书店
△图源肇庆发布
△截至目前,端州区已完成征拆并建成通车的道路39条。图源肇庆发布
来源:肇庆广电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