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打开肇庆发展想象空间→
2024-07-02 11:01:18 肇庆发布
6月30日,备受关注的深中通道通车,横跨深圳、中山两市只需30分钟车程可直达,有力促进了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从而加快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人文、物流、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交通的互联互通。

△图源 CGTN
肇庆作为大湾区主体城市之一,
将如何把握深中通道开通
这一“大桥经济”重要机遇,
一体推进与深圳等珠江口城市
在交通、产业等方面融合互动,
共享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红利?
珠江口两岸是广东省交通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目前珠江口有5条已建成通车的跨江跨海通道,其中公路通道4条,分别为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高铁通道1条,为广深港高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快建设,珠江口跨江交通需求增长迅猛,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能力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因此,从“十三五”以来,珠江口跨江通道建设加快启动,港珠澳大桥和南沙大桥于2018年、2019年相继建成通车,深中通道于今年6月30日通车,狮子洋通道等项目在加快推进,其他远景规划通道则在推进前期工作。
珠江口跨江通道共同组成
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
将有效加快构建珠江口东西两岸区域发展新格局,
为形成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
城市群提供交通支撑。
深中通道的通车,提高了珠江口东西两岸联通能力,也为肇庆加强与深圳的对接互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便利。
肇庆中心城区与深圳之间的高速路连接主要经广昆高速—广州绕城高速—南沙大桥—沈海高速—京港澳高速联系。但目前该通道上各路段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均较大,导致肇庆与深圳之间交通总体耗时较长。 将新增肇庆与深圳之间的高速公路路线,如,可选择广昆高速—珠三角环线—深岑高速—深中通道—京港澳高速到达深圳,一定程度上分流现有经南沙大桥通道车流,使肇庆与深圳之间交通往来更加通畅,驾车最快可以节省30分钟。 △图源 肇庆交通运输
△图源 CGTN
深中通道这一世界级跨海工程的竣工,将通过连接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极大提高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含金量”,在“黄金内湾”加快形成“一小时通勤圈”,深刻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格局。也必将对肇庆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及深远影响。
深中通道的开通,
将为肇庆连接深圳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选择,
有利于加强肇庆与周边城市特别是
珠西都市圈城市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推动肇庆与湾区内
各城市的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
△梁亮 摄
从地理上看,深中通道对深圳、中山两地交通连接带来更为直接影响,但通道本身不限于服务深圳、中山,而是服务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及珠三角东、西两岸城市群,通过深中通道及其连接线可有效串联起珠三角地区的机场、港口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有效实现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大湾区内交通资源的共享。
当前,肇庆正立足未来发展需要,
积极谋划推进一批既利当前、
更利长远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加快推进肇庆至高明高速、佛肇云高速肇云段、广昆高速扩建工程、G324线高明富湾至高要马安段、大旺至三水北江大桥、高要至高明等高快速路建设,进一步拓展与珠江口两岸城市的高快速路连接。 △肇明高速项目效果图
同时,我市也在“轨道上的大湾区”
建设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
珠肇高铁、肇顺南城际、
广湛高铁、深南高铁等项目建设,
以广东城际“四线”贯通为契机,
深化与广佛莞惠等湾区城市对接,
加快形成肇庆互联互通、全方位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大交通格局。
深中通道开通,让湾区变“小”了,机遇变多了。深中通道成为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动脉,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要素加速流动,让大湾区经济地理版图进一步加速演进发展。
深圳是珠江三角洲向外辐射带动力最强的城市之一,通过深中通道,不仅让珠江口两岸人、财、物等要素的流通成本明显减少,而且也为深圳向珠江口西岸地区甚至粤西地区产业溢出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拉近和提升了珠江口两岸的经济水平。
深圳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
由于可开发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
工业成本和居住成本相对较高,
在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
生命健康、海洋等未来产业,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
产业向外溢出效应逐渐明显。
从近几年深圳南山区的高科技园区建立和一些制造产业向周围城市转移中可以看出,深圳产业转移方向主要是惠州、东莞等珠三角东岸城市。但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深圳产业转移升级具有了更加优质选择。
从地理空间上看,
肇庆是珠三角中与深圳距离最远的地区,
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产生活成本的“洼地”,
可连片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
营商环境优势明显。
△肇庆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何尧镔 摄
特别是场所租金、房价等生产、
生活成本远低于深圳,
这与深圳开展产业共建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在承接深圳向外溢出产业
创新资源等方面,
肇庆与深圳一直保持着密切接触。
△李显才 摄
近年来,
肇庆主动对接、主动支持、
主动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找准“肇庆所优”与“深圳所需”结合点,
强力推进与深圳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力争成为深圳产业发展链条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肇庆近年陆续协调推动了肇庆直达深圳机场城轨开通、“深圳蛇口—肇庆三榕”组合港启用等重大交通项目对接,同时积极学习借鉴深圳发展航空经济经验,谋划推进建设肇庆空港经济区,加强与深圳在航空物流、航空服务等领域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
肇庆加强与深圳的产业合作。
近年来,肇庆多次组织
招商团队前往深圳,
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
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主导和特色产业集群,
以及新能源迭代、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抓好招商引资。
△氢兰科技在肇庆端州投放的氢能共享单车。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摄
先后吸引了深能源、氢蓝时代、
冠旭电子等一大批
优质制造业项目落户肇庆,
深圳已成肇庆招商引资主阵地。
深中通道开通后,从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到开展产业链协同合作等,都将为肇庆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肇庆要以深中通道开通为契机,积极对接深圳都市圈、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协同对接珠江东岸城市群,对接深圳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推进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加快融入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
△聂伟健 摄
肇庆要立足丰富的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资源优势,积极用足用好“黄金内湾”市场,通过深圳等“黄金内湾”城市的理念、技术、资金等要素,加快推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当前,肇庆正坚持
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
围绕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
金属加工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
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
等重要平台为载体,
深度嵌入广东省万亿级产业集群。
△江绮微 摄
肇庆积极融入比亚迪、广汽、
小鹏等链主企业供应链体系,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以共建珠江口西岸
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为引领,
不断拓展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条,
积极参与珠江口东岸特别是
深莞惠地区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不断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
△小鹏汽车生产基地内的试驾场。王振宇 摄
在承接科技创新资源方面,
肇庆正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深度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
推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
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在肇庆落地转化。
来源:肇庆发布 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