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大作为!肇庆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道路上加速奔跑
2024-03-12 09:11:49 肇庆发布
3月5日上午,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粤港澳大湾区被“@”了两次, 这也是其连续第八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 对于肇庆来说, 这五年可谓记忆深刻, 对未来,肇庆更是满怀憧憬。 △肇庆城区。资料图 近年来,肇庆聚焦“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肇庆所能”,找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实施“九个围绕、九个加快”的“九九”融湾行动,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湾区通”工程建设,全面融入广州都市圈,在服务“一国两制”大局中全力挺起产业“脊梁”,切实抓紧大湾区大机遇、做实大湾区大文章。 “软硬联通”齐头并进 在“硬联通”方面, 过去几年, 肇庆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 已建成南广高铁、贵广高铁、 广佛肇城轨、广茂铁路等四条轨道交通, 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肇庆段正加快建设, 实现与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同时, 肇庆加快高速公路连线成网。 广佛肇高速、东进大道全线通车, 肇明高速、金利大道等加快建设, “六横六纵”的高速公路网正加速呈现。 △广佛肇高速。廖文奕 摄 此外, 肇庆还加快西江“黄金水道”扩能升级, 打造连接大湾区、 面向大西南的内河航运枢纽中心。 △梁亮 摄 在“软联通”方面, 肇庆大力参与“湾区通”“数字湾区”建设, 对标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 加强就业、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等方面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不断成为湾区企业投资兴业、 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 △肇庆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照片 肇庆市人社局供图 立足湾区挺起产业硬“脊梁” 肇庆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 园区为母、企业第一, 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 ”, 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新型储能两大主导产业, 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推动金属加工、 绿色建材、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改造, “主导+特色”产业体系日渐强大。 △小鹏汽车肇庆基地焊装车间。王振宇 摄 肇庆主动接受广州都市圈优势产业资源外溢,选取离广佛距离最近、区位优势最好、土地潜力最大、产业基础最优的区域,规划建设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强化与广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广佛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肇庆落地”“广佛肇整车+肇庆汽配”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瞄准产业共建向纵深推进,肇庆积极嵌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全力对接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加强制造业、新型储能、现代农业、中医药等领域产业合作共建,高标准打造粤港澳(肇庆)特色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肇庆(德庆)粤港澳大湾区南药健康产业基地等平台,积极承接核心区产业有序转移。 肇庆将继续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深化与广佛等大湾区城市产业合作,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体系,在产业联动共建中不断借势借力,为肇庆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以“入圈”促“出圈” 2022年7月, 《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公布, 肇庆市东南板块的端州区、鼎湖区、 高要区、四会市正式纳入广州都市圈, 共同打造“一核两极四轴”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 “入圈 ”以来, 肇庆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 积极融入广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肇庆积极对接澳门中医药产业,谋划构建中医药全产业链条;依托肇庆新区建设粤港澳(肇庆)特色合作区,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突出打造大湾区“大农场”,高水平建设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当好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办好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等活动,守好大湾区历史文化根脉……随着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拓宽、深化,肇庆与湾区兄弟城市越走越亲、情谊越聚越浓,宜居宜业的大湾区优质生活圈触手可及。 △肇庆城区。梁亮 摄 接下来, 肇庆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实施5周年为契机, 努力在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上 取得更多可见可知可感的扎实成效, 用心书写奋发有为的时代新篇。
来源:肇庆发布 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