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四会市 • 威整镇
2019-01-07 09:46:11 四会通
历史悠远、文化突出
生态优异、古建隽美
放眼望去满帘都是绿色
这里是威整镇
上小学的时候,
你一定读过《五彩池》,
而五彩池就在九寨沟景区内。
而我们大四会
也有一个被称作“广东九寨沟”的地方!
跟着发布君的jio步,一起来看看吧!
威整镇位于四会市北部,属于四会市生态发展区,东北与清新县接壤,西北与广宁县交界,东南与罗源镇和地豆镇相邻,距市区40多公里。全镇总面积63.9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97条自然村,104个村民小组,有5453户人,总人口176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30人。
威整镇是四会市的生态发展区,镇内工业主要以水力发电、乐器、衣架、木材加工等特色产业为主,其中镇内较大型的企业有四会市华风乐器有限公司、威整电站等。
▲ 威整电站
▲ 四会市华风乐器有限公司
说起威整镇,不得不提的就是
素有“广东九寨沟”一称的
奇石河风景区啦!
奇石河览秋 ——步唐 王维《山居秋暝》韵 李肖华 漫山浮碧翠,芳树不知秋。 悬瀑飞珠溅,清溪带月流。 古藤蜒曲径,奇石幻方舟。 春意携芳袅,芸笺雅韵留。 诗中描述的正是我们 四会瀑布奇石生态旅游度假风景区 风景秀丽,流水飞溅, 漫步在奇石河边满满的诗情画意 来!发布君带你看看!
▲ 四会瀑布奇石生态旅游度假风景区
为什么叫奇石河? 由于北江支流漫水河流经于此,镇内还有南龙河、白水带河贯穿全镇,河段布满着各种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因此取名奇石河。
▲ 奇石滩
▲ 银龙大瀑布 ▲ 银龙大瀑布 四会瀑布奇石生态旅游度假风景区位于河段上游,景区总投资5亿元,总占地面积6041亩,共分三期建设。初步建成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娱乐、乡村风情体验、乡村风味美食、宗教文化熏陶、革命历史教育于一体特色生态旅游度假区。 ▲ 银龙玻璃桥 就在2018年,肇庆首座玻璃桥横空出世--奇石河玻璃桥。专为观光客而设,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也将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很有可能,在这里会是全中国唯一一个可以俯瞰瀑布的地方。 ▲ 奇石河 ▲ 奇石河 而景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优雅的生态环境而著称,树木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6%;景区内风光旖旎、瀑布飞流、奇石遍布、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动植物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是城市生活人群“生态休闲活动、商务度假旅游、原生态养生养老”的好去处。 (识别二维码看奇石河全景地图)
是不是已经沉醉在这360°奇石河景区风光了?
嘿嘿,如果你认为威整镇只有奇石河
那你就错了哦
近年来,威整镇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和教育强镇,全镇共有46条省卫生村,并建成大洲片区为美丽乡村示范点。 而说到威整镇新农村,不得不提的就是这两条文化古村--善庆里和大洲村。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村中古训、族谱历代相传,民居风貌特色鲜明,村内的纶轩陈公祠、善庆里罗氏民居及大洲炮楼等历史建筑群落保存完整,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善庆里环境优雅、风景秀丽 村容村貌整洁卫生, 特别是保留完整的十四座 清代古建筑“锅耳屋”和古树 成为四会为数不多的古村落 ▲ 清代古建筑“锅耳屋” 梁力昌 摄 ▲ 清代古建筑“锅耳屋” 梁力昌 摄 善庆里村享有优越的地利条件和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孕育了勤劳、善良、淳朴、好学、奋发的善庆里人,可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人才辈出。古有清武进士罗楚,抗战时期有地下党员东江纵队战士罗肇祺,解放后任党政军领导的也为数不少,取得大学以上学历的也有几十人。 ▲ 梁力昌 摄 大洲村始建于明末清初, 据陈氏族谱记载, 祖先从清远石谭首先迁到本镇西坑六布村, 后因人口中众多分村迁至现在的大洲,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 大洲村 梁力昌 摄 大洲最有特色的是广府民居建筑, 青砖锅耳屋麻石巷是一大特色, 现保存良好的有140座, 其中一座三层高的士府高楼(炮楼)最具代表性 ▲ 炮楼 威整镇炮楼 炮楼占地160多平方,硬山顶平背,镬耳封火墙、壁画、花岗岩瞭望窗。炮楼共分三层,一层主要用来放装备,二层地面出入口主控在第三层。四面墙体有花岗岩,瞭望窗6个,花岗岩枪眼11个,花岗岩石脚坚固无比。枪眼内宽外窄,从里面可清晰看到外面敌情,当发现有贼匪侵入时,炮楼便会有人放哨,站岗的村民便会拿起步枪,透过枪眼前向敌人射击,保村卫宅。 ▲ 纶轩陈公祠 ▲ 纶轩陈公祠 梁力昌 摄 想问大四会有什么好吃的? 那肯定得算我们威整云吞一个啊 你看那遍布四会大街小巷的 威整云吞分店就知道了 一颗颗精心调味的肉肉, 用比纸还薄的面皮包裹着 在欣赏威整自然美景的同时 再来上一口emmm... 另外,威整镇的山坑鱼、橄榄、茶油鸡等 都是味道独特,远近闻名菜品 ▲ 榄角 ▲ 茶油鸡 ▲ 山坑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威整镇不正是我们大四会的金山银山吗? 你们还等什么? 赶紧来威整镇打卡吧!
来源:四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