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2017-02-06 08:51:20 肇庆发布

    一把折扇,几许风流

    在老肇庆人的回忆里,

    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生产的肇庆檀香扇,

    曾是肇庆手工艺术品的一张名片。

    在檀香扇的盛名下,

    同期生产的另一名扇的光芒却稍显暗淡。

    殊不知,这名扇同样精巧名贵,

    被业内称为中国四大名扇之一,

    与杭州檀香扇、苏州绢扇和新会葵扇齐名。

    这名扇,便是肇庆牛骨扇。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1.jpg

潘粤华


工艺精细,外观与象牙扇相似


肇庆牛骨扇如今已不再生产,存量稀少。相对檀香扇,牛骨扇更少人拥有。而收藏家梁先生家里就有这么一把珍贵的肇庆牛骨扇。


这把牛骨扇通体洁白莹润,造型古雅大方。扇片上雕刻有繁复美丽的花纹图案,扇子中间还有两条活灵活现的金鱼,手工极为精细。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2.jpg

潘粤华

“上世纪80年代,我父亲在广州的一位朋友家里见到了这把扇。他非常喜欢,便从朋友手中买了下来,当时花了他几乎半个月的工资。”梁先生说,从外观看,肇庆牛骨扇与象牙扇很相似,不是行家难以分辨。如今,牛骨扇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他会把这把扇当作传家宝珍藏。

 

工序复杂,拉花操作难度大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牛骨扇有哪些独特之处?如何生产?后来又为何停产?记者就此请教了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刘演良。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3.jpg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世纪60年代初,肇庆市工艺厂成立,生产端砚、象牙雕刻艺术品、红木家私、檀香扇、牛骨扇、花席等肇庆特色工艺品。在1963年,刘老进入该厂,负责各项目总体创作、设计工作,并负责抓好成品质量环节。对肇庆牛骨扇的种种,他仍记忆犹新。


肇庆牛骨扇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时工艺厂进行多品种项目生产,而国内没有厂家专门生产牛骨扇。加上一班师傅具备拉花等相关手艺,于是厂里开始生产牛骨扇。


水牛的肋骨较粗大,是制作牛骨扇的最佳材料。工厂有专人到南方地区收集水牛骨,回来后将牛骨切成薄片,用清水浸泡去除臭味,期间还要用大石头将牛骨压直。制作一把牛骨扇需经过刮、锯、刨、漂白、造型、拉花、打磨、上蜡、装订入盒等十几道工序。其中,属拉花这工序最为特别。


这工艺讲求精巧,操作难度较大。生产牛骨扇的拉花,和生产檀香扇的拉花很相似。负责拉花工序的有两位师傅,他们把大挂钟或大座钟里的链条拆下,并在链条上开锯齿,制成特殊工具。然后在宽约半米的工作台上,将三四片扇片叠起固定好,用工具在扇片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案拉出孔眼。一上一下间,美丽的花纹就在扇片定格。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4.jpg

图片来源网络

价格昂贵,年产量仅千把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牛骨扇一般长约20厘米,最长为25厘米。一名工人要制作好一把扇平均需两天。“肇庆牛骨扇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国家,出口需求大,市场供不应求。”而受原材料供应限制影响,牛骨扇的年产量只约有1000把。而且价格较昂贵,在当时工人平均月工资才30多元的年代,一把牛骨扇的售价起码在15元以上。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5.jpg

图片来源网络


肇庆牛骨扇的工艺创作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据了解,在1978年举行的全国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提出将肇庆牛骨扇与杭州檀香扇等其他3大名扇,列为“中国四大名扇”。随后,有全国工艺美术类著作肯定了这一点。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6.jpg

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肇庆牛骨扇仍有生产。但后来,大家越来越重视保护耕牛,水牛骨越来越难收集。制扇师傅曾到北方收集马骨代替,但效果不佳只能放弃。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因原材料短缺,曾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工艺品优秀大奖的肇庆牛骨扇停产。


肇庆的这把扇子曾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遗憾的是现在却已停产

 

7.jpg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岁月流逝,当初制作牛骨扇的一班师傅年事已高,有的甚至已离世。怀袖雅物、风流婉转,肇庆牛骨扇何时能重现昔日荣光?


网站底.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