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虾”激活“一盘棋”,肇庆构建罗氏沼虾全产业链

2024-05-23 10:39:10 投资肇庆

“农产品如何长得好又卖得好”

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

也是考验地方统筹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近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罗氏沼虾产业为核心突破口,在育种、饲料、养殖、流通、销售、深加工、餐饮和文旅等方面一体化发力,全面打造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推动“一产重跃升、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

2023年,

肇庆市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达12万亩,

总产量达4.2万吨,年产值超30亿元,

养殖产量和产值均占全省的60%以上,

产量占全国约20%以上,

统筹促进了全环节提升、

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图片

俯瞰肇庆罗氏沼虾虾塘,“米”字形茜草与冬棚清晰可见。陈彦成 摄

图片

水温26.7摄氏度、

pH值7.8、溶解氧8.2mg/L……

清晨,

养殖户林志恒看过手机里

智慧养虾小程序上的数据后,

放心外出采购其他生产物资。

在肇庆,

仅凭一部手机就可以掌管虾塘的大小事,

“数智化”系统的应用

促使罗氏沼虾产量实现倍增。

图片

信息化增产的前提,

在于虾塘。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发展科科长严文豪介绍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茜。肇庆罗氏沼虾已由原来的粗放型养殖模式,逐渐转变为‘罗氏沼虾茜草+冬棚养殖技术’和‘稻虾共作’的生态养殖模式。”

图片

高要淡水养殖资源丰富,鱼塘、虾塘连片。肖志君 摄

生态养殖下,虾塘不再只养虾。2007年,肇庆在全市推广“茜草生长与罗氏沼虾养殖同期共生”技术,依托茜草天然躲避空间、强大的净水能力、光合作用增氧等特点,肇庆罗氏沼虾的品质与健康度均有所提升,甚至达到虾身通体接近青褐色的特级品质。

在肇庆市稻虾共作示范基地,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的景象

映入眼帘。

一亩地种稻又养虾,

既解决撂荒地难题,

还实现资源互补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图片

白土镇罗有村“稻虾共作”示范基地。陈彦成 摄

养殖户彭春桃说



稻虾共作模式比预期好,一只虾能养到七八钱重,水稻也有好收成,增加了整体收益。

目前,

该模式已在高要区、四会市、

怀集县、鼎湖区等地铺开推广,

打造了10余个示范基地。

经过多年的培育推广,肇庆罗氏沼虾的养殖面积已突破12万亩,产值突破30亿元。肇庆市还制定了涵盖种苗、营养、病害防治、养殖模式、捕捞与运输、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等7大内容、16项全产业链标准,加快建立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



图片

白土镇罗有村“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图源 高要发布

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高级工程师黄湛昌介绍



针对罗氏沼虾低温不生长、死亡等特性,中心在全市推广冬棚养殖技术。保温冬棚可实现反季节养殖,调节后可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虾出塘,错峰养殖、错峰上市也让肇庆冬棚罗氏沼虾出塘价格更高,养殖效益更好。


图片

在鱼虾检测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对活虾进行检测。陈彦成 摄

除了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搭建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数智化平台,肇庆还发挥渔业科技推广机构和渔业科技人员力量,建设了全省首个“政府+科研单位+企业”模式运营的县区级鱼虾检测监测站,扩充渔业推广体系为8个全市渔业科技推广机构、10个基层渔业服务站点、22个活动式水产品质量安全智能检测小站和30个区域性渔业病害监测点,从检测端和推广端发力,提升养殖品质,帮助养殖户致富增收。

图片

陈彦成 摄

今年,肇庆不断在种苗端深耕补短板,先后引进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百晟源水产良种有限公司等苗种企业,在高要区、鼎湖区建设水产良种示范基地,实现“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建成后,肇庆市将拥有全省最大的罗氏沼虾苗种繁育基地和研究中心,年产罗氏沼虾苗10亿尾以上。



图片

走进肇庆市振业水产

冷冻有限公司的预制菜生产车间,

工人们正忙碌着清洗、分类、

烹饪鲜活的罗氏沼虾,

这些精心处理过的虾肉,

将被制成百香果罗氏沼虾、

芥末虾球等预制菜产品,

销往全国各地和RCEP市场。

图片

生猛鲜活的肇庆罗氏沼虾。吴勇强 摄

加工车间负责人介绍



过去罗氏沼虾主要以活虾销售为主,但价格受季节、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为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正紧紧抓住预制菜风口,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联动高要区乃至肇庆周边县市的养殖户,打通罗氏沼虾养殖、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推动罗氏沼虾深加工产业发展。

农产品加工是养殖业

不可忽视的环节。

近年来,

肇庆市加快推进产业加工端

联农带农、开拓市场,

通过深加工和多元化销售,

将罗氏沼虾的价值最大化。

当前,肇庆市振业水产冷冻有限公司、肇庆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水产加工企业已研发推出十余款预制菜菜品;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与产业配套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建设。

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效果图。图源 高要发布

图片
在流通端,肇庆辐射整个大湾区
图片

每天凌晨2点,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水产综合交易中心车水马龙。“借助全国最大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罗氏沼虾交易市场,市场将立足肇庆辐射整个大湾区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基地。”该中心负责人严毓冰说,目前中心日均进场交易车辆150台以上,日均交易量超10万斤,全年交易额达10亿元。

图片
在销售端,肇庆市也下足了功夫
图片

除了传统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销售渠道外,还积极开拓线上销售市场,利用美团买菜这类即时零售平台的力量,将肇庆罗氏虾销售到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大市场”,打响肇庆罗氏虾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销量。

图片

近年来,

肇庆罗氏沼虾也在

“土特产”品牌打造上寻求突破口,

通过与文旅、节庆、餐饮等产业

深度融合,

推出“高桂虾”高端品牌,

让罗氏沼虾全产业链“蹦”上新高度。

图片

哈哈乐农耕文化园。陈彦成 摄

站在神符山向下远眺,

一望无垠的虾塘闪闪发光。

山脚处,小火车穿过园区开往钓虾场,

寓教于乐的罗氏沼虾展览馆

深受研学游小朋友的喜爱……

园区运营总监魏伟文介绍



借助肇庆罗氏沼虾IP,公司打造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为一体的农文旅园区,目前已吸引数十万人次观光。


玩得好,还要吃得好。

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

广东省罗氏虾相关菜品销量

环比增长74.77%。

结合消费者饮食习惯与口味需求,

肇庆再次推陈出新,

打造罗氏沼虾“虾生”这道极鲜美食,

调动食客味蕾。

图片

肇庆罗氏沼虾虾生。图源:高要发布

“不是所有罗氏沼虾都可以拿来做虾生。”2023年,肇庆参考多项国家标准,起草制定了《罗氏沼虾虾生制作技术规范》。10家本土餐馆按照该规范制作售卖罗氏沼虾虾生,丰富了产业融合发展点,延长了罗氏沼虾全产业链链条。



肇庆罗氏沼虾产业已发展了39年,

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与产品特色,

目前正围绕肇庆罗氏沼虾大IP,

申报罗氏沼虾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探索罗氏沼虾与高要肉桂

共栖共生养殖模式,

创新推出“高桂虾”高端品牌。

图片

肇庆罗氏沼虾预制菜。图源:高要发布


接下来,肇庆将继续按照“培优虾苗供应链、壮大生产链、优化加工流通链、延伸品牌价值链”工作思路,大力推广“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构建集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为一体的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条发展格局,推动肇庆罗氏沼虾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投资肇庆     南方+


微信截图_2023092109434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