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稻鱼共生”……这些种养新模式,你见过吗?
2022-09-05 16:21:36 肇庆发布
边种稻边养虾、养鱼?
这是怎么一回事?
近日,高要白土镇、四会罗源镇
先后举行“稻虾共作”
“稻鱼共生”项目启动仪式,
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8月29日上午,
高要白土镇举办
“稻虾共作”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虾苗投放仪式。
据了解,
本次“稻虾共作”项目以40亩试验田
作“尝鲜”。
稻虾基地于8月初种下水稻,8月29日虾苗投放完毕后预计10月份就可以上市。项目养殖高品质生态虾的同时,种植的水稻也是华农大专家和五华县稻虾基地推荐的优质米,致力于打造原生态的绿色大米,将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收”。 图 | 高要发布
此外,驻镇工作队
在佛山市驻肇庆市帮扶指挥部的部署下,
通过罗有村党支部带头整合荒地资源,
推动该村集约流转200多亩荒地,
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并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稻虾基地负责人 “稻虾共作”项目的成功实施及推广,将助推白土镇乃至周边地区的荒地复耕复种和罗氏沼虾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图 | 高要发布
8月30日下午,
四会罗源镇举行了
“稻鱼共生”示范项目水产品投放仪式,
开启了生态循环新篇章。罗源镇“稻鱼共生”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700万元,共建设300多亩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实行水稻种植与养鱼、养虾、养蛙综合种养,实现稻鱼、稻虾、稻蛙共生。
图 | 四会市罗源镇
项目分两期建设,
目前一期约150亩已完成了稻鱼综合种养,
当天共投放鱼苗2.6万尾。
二期约180亩,
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预计明年早造可实施稻鱼综合种养。
四会市禾源公司总经理 张嘉丽 水稻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稻花和有机物质,鱼可以吃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产出的鱼粪又可作为田间的肥料,利于水稻生长。
图 | 许庆彬 摄
对“稻虾共作”“稻鱼共生”
等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
释放出肇庆正推动现代农业
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的信号。
不仅如此,肇庆近几年
还通过“渔光互补”“集装箱养殖”等方式,
打开肇庆农业发展新空间。
2020年8月, 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投产, 以集装箱养殖+生态尾水治理模式 进行数字化渔业养殖, 构建“渔——稻”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图 | 养殖箱。鼎湖发布 和传统养鱼模式不同, 集装箱养殖+生态尾水治理模式 从鱼苗、饲料到养殖过程, 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监管, 这一可控化的养殖管理模式 具有生态环保、 健康安全、稳质增效三大优势, 亩产更高的同时,还减少了用药量, 提升了成活率。 图 | 鼎湖发布
“水下养鱼、水面养鸭、
水上可发电……”
位于高要区南岸街道马安社区的
金山100MW渔光互补项目,
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
上方光伏板进行发电,下方水域发展养殖,
做到空间上的立体全方位利用。
图 | 金山100MW渔光互补项目现场。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摄
据了解,
铺设好的光伏板
距离鱼塘水面超过4米,
有充足的空间
供养殖户在下方养鱼和鸭子。
此外,企业还与养殖户共同承担鱼塘租金,
除了带动养殖户增收,
项目预计每年还为该村增加40万集体收入,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如今,
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层出不穷,
肇庆将继续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共同打造农业强、农村美、
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以高质量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来源:肇庆发布 鼎湖发布 高要发布 四会发布 四会市罗源镇 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