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棒!肇庆少年爱非遗,传承有后劲!

2022-11-07 17:19:35 多彩肇庆

近日,

我市在2022年广东省

“非遗少年说”

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动中,

揽回18个奖项。


图片

今年我市积极组织推送

百名肇庆非遗小主播参赛,

参赛学生人数比往年增多,

尤其是获奖的人数也大大增多,

占全省获奖总人数的25%,

是该活动创办以来我市取得的最好成绩。

“非遗少年说”是广东省“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重点项目之一。肇庆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高度重视,早于2016年便与肇庆市端砚协会合作,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在端州区沙湖小学、肇庆市第四中学、肇庆市第二中学等学校开展端砚文化、端砚制作技艺、传拓技艺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对非遗的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图片

学生体验端砚制作技艺。图源 端州发布




守护历史根脉、传承文化瑰宝



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非遗资源的

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坚持以实现文化自觉、

建立文化自信为根本目的,

力争打造西江流域优秀传统文化繁荣高地,

重点推进传统工艺振兴,

不断夯实非遗保护基础。

图片

△端砚制作技艺

一批珍贵、濒危、具有重要价值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

截至目前,

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

省级29项、市级72项、县级216项。

图片

△四会玉雕




肇庆少年爱非遗,传承有后劲



为进一步活化非遗资源,

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推动非遗资源活态传承发展进程,

我市采取了多项举措,

坚持非遗“走下去、走出去”,

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活动,

线上非遗展览展播,“非遗少年说”等活动,

营造非遗的浓厚宣传氛围。

图片把“非遗”搬进课堂。图源 端州发布


图片

把“非遗”搬进课堂。图源 广宁发布


图片

把“非遗”搬进课堂。图源 肇庆市粤剧团

今年的“非遗少年说”创新宣传形式,以“肇庆非遗小主播”为主题,采取“线上初赛+线下决赛”的形式开展,围绕肇庆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面向全市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受到学生的广泛参与,共征集到170个投稿视频作品,累计网络投票及线上展示访问量超过46万人次,累计投票数近28万票,掀起了肇庆非遗保护传承新浪潮。






活动评选出前100名选手

获得参加线下决赛,

通过现场展示与评选,

评选出“肇庆非遗小主播”

金奖5名、银奖10名、铜奖15名等。

图片肇庆市首届“非遗少年说”演讲比赛颁奖仪式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此外,我市还指导并组织“百名肇庆非遗小主播”积极报名参加2022年广东省“非遗少年说”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动,其中有18位获奖,取得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图片
经过大半年的活动开展,
提升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感知力、传播力、文化自信
和家国情怀。

获得一等奖的《疍家糕的历史与寓意》作品的肇庆非遗小主播周依凌



我是在学校接触疍家糕制作技艺的非遗项目,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疍家人的文化传承。为了讲好疍家人的故事,家人带我实地了解疍家人的生活习惯、疍家糕的制作技艺,触动很深,因此演讲起来自然流畅有内涵。

图片

这些获奖作品涵盖我市端砚制作技艺、
疍家糕制作技艺、包公传说、
古法造纸等非遗代表性项目,
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非遗故事,
拉近了青少年学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
加深了青少年对肇庆非遗的认识和了解,
领略肇庆各地非遗鲜明独特的魅力,
充实了中华少年的精神世界。

肇庆市文化馆副馆长孙秀丽



非遗传承的未来在青少年,在于创新。因此,文化馆计划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让非遗在学校落地常态开展,打造成肇庆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

来源:多彩肇庆


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