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蛟龙”不简单!静待“起航”再“出海”!
2023-01-16 15:55:31 高要发布
河道纵横的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
是全国有名的“龙舟之乡”。
“赛龙舟”是当地重大的传统活动,
可以说,
金利人对龙舟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全镇100多个自然村有龙舟200多艘,
位居全国镇级龙舟数量之冠,
有的龙舟还有着非一般的“威水史”!
▲2018年广东省传统龙舟公开赛暨高要区金利龙舟大赛。苏科伟 摄
\ | /
★
2022年10月25日,记者来到金利镇要西村,探访了一位“龙舟人”,他就是高要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兆源,他担任要西村龙舟队“龙总”已有十个年头(“龙总”指的是一艘龙舟的总指挥)。
▲陆兆源(左一)正在检查龙舟情况,对龙舟进行养护。罗祺俊 摄
在非龙舟竞渡的季节里,龙舟最需要养护。记者见到陆兆源的时候,他正与老一辈“龙舟人”检查龙舟的情况。
▲在2018年广东省传统龙舟公开赛暨高要区金利龙舟大赛中,要西队获冠军。
这艘长31.8米、宽1.1米的传统龙舟,要西村就是凭借它在2015年、2016年、2018年的金利龙舟大赛中勇夺冠军。同一支队伍、同一艘龙舟、三夺冠军,创下了金利龙舟比赛的先河!说起这些骄人的成绩,陆兆源满脸自豪、激动万分。他抚摸着布满灰尘的龙舟,震天的战鼓仿佛又在耳边响起,澎湃的画面又在眼前浮现……
高要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兆源说:“这艘龙舟不会用来训练,我们非常爱惜它,哪怕出赛的时候,大家都不会用力踩踏。一踏上龙船,队员们都会自觉对它爱护有加。我们估计,以后再参赛的话,都不会选用这艘龙舟了。在金利龙舟比赛的历史上,暂时还没有其他龙舟能超越它,同一艘龙舟能夺取三届冠军。我相信,将来能超越的只能是冠军数,但不会是同一艘龙舟!” ✦ ✦✦ ✦✦ ✦✦ ✦ ▲金利龙舟多为杉木结构,龙骨则选用坤甸木。 罗祺俊 摄 一般来说,龙舟的“寿命”都不长。因为划龙舟时要承受几十位成年壮男的重量,还要划得快,所以用来比赛的龙舟一般只能用2年到3年。而眼前这艘龙舟就相当“生性”(当地的方言,意为平安、顺遂),“服役”五年,屡创佳绩!对于“龙舟人”而言,龙舟就好比战士的枪,出征战场赢取胜利靠的就是它。因此,陆兆源对待龙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有加。 ✦ ✦ ✦ ✦ ✦ ✦ ✦ ✦ \ | / ★ 陆兆源说:“我们会定期对龙舟喷水,每年上一次油。以前只是在表面加抹一层油。现在的做法是,先磨掉整层旧油,然后重新涂抹一层底油和光油。由于龙舟摆放的这地方是郊外,我们对于虫蛀等方面要特别注意。” ▲南门村是金利镇唯一把龙舟“藏”于水下的村。 图源:高要区文化馆 据了解,以往保存龙舟有采用埋于淤泥里的方式,但这样保存和启用龙舟都很不方便,船体还会因为吸入水分而变重,划起来更费劲。目前,金利镇绝大部分的村都是把龙舟停放在岸上,而这个专门停放龙舟的地方就叫“龙船亭”。 ▲龙船桨有木质桨,也有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的桨。 罗祺俊 摄 在龙船亭里,除了这艘让村民引以为傲的龙舟外,还整齐地摆放着比赛用的船桨,从这些不同材质的船桨也可以看出龙舟竞技用具的更新换代。
陆兆源说:“这些木质船桨,如果浸透了水起码有四斤重。在训练前,我们是不会让船桨离开水的,船桨都是浸在水里,总之越重越好。比赛前的训练时间很紧迫,一下子提高队员的力量难度较大,只能从平时训练的器械上多想办法。”
▲往届金利龙舟大赛的精彩画面。部分图源:高要区文化馆
历经200多年的沉淀,龙舟竞渡早已成为高要区金利镇独特的文化名片。2016年,金利镇被评为广东省传统龙舟特色镇。金利龙舟竞渡,先后入选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金利龙舟竞渡,不只是一项习俗、一项赛事,更是浓缩了金利人的乡土情结和精神力量,更是升华为“同舟共济、团结拼搏、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高要“赛龙舟”精神。 2023年开局之际,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继承发扬“勇立潮头”的高要“赛龙舟”精神,全力当好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加快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要新篇章。 一条舟、一条心,我们全力赛龙夺锦、勇立潮头,推动“高要”这艘龙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越划越快!
鼓点一响、奋力挥桨,
浪花四溅,百舸争流!
“扒龙舟喽!”即将再响起!
高要金利“蛟龙”蓄势再“出海”!
👇🏻
来源: 高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