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抢“滩”!打造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2023-09-16 09:23:11 封开吃喝玩乐
初秋已至,
封开田野间金黄的稻浪
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贺江碧道上众位骑行者
追逐嬉闹声响彻云霄。
高空鸟瞰,
梯田和村庄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青山绿水间道路蜿蜒曲折,
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乡村画卷。
△封开南丰镇的乡村美景。通讯员 黄瑛居 摄
近年来,
封开县加快构建
“一城一带两廊三区”的城镇开发格局,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用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个个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
美丽村庄渐次出现在千年古县。
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封开县正积极培育绿色建材这个发展新动能。
我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33种,
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等矿产量大质优,
拥有西江黄金水道和全市最大的港区,
毗邻大湾区广阔的绿色建材消费市场,
发展绿色建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一改过去粗犷式的生产方式,鼓励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重点实施数字化、绿色化提升,促进企业生产提效率、降能耗、优品质、减排放,切实做好我县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同时,强化政策扶持和宣讲,帮助企业熟悉和了解政策,引导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清洁生产改造。”封开县相关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封开县推动以华润水泥为主的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项目均进展顺利。
发展绿色建材产业“路漫漫”,
封开县思路清晰,
“打造产业园,集中发展”。
封开县成功引进了以华润水泥、海螺水泥、
中能建等一批建材龙头企业,
并将生产集中在一定区域内,
通过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内污水、废气、
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
将生态影响限制在产业园区内,
集中处理、科学处理,
降低对周围生态的破坏,
致力于寻求环境、经济、
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
▲华润加气板材项目生产车间。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摄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
绿色建材产业未来可期。
“我们有信心推动绿色建材和矿产资源
进入湾区、服务湾区,
为大湾区的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封开县主要负责人表示。
“千呼万唤始出来”,
精心“装扮”的粤桂交界贺江流域的
省际廊道——封开贺江碧道画廊
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两广茶船古道焕发出新的活力,
成为肇庆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封开贺江碧道画廊。欧镜开 摄
2022年贺江碧道画廊共接待游客16.76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37亿元。 2023年上半年贺江碧道画廊共接待游客17.33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41亿元。
近年来,
封开县深入实施肇庆市旅游振兴“十大行动”,
把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加快建设
“岭南古都 省际画廊 两广明珠”的切入点、突破口,
推动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我县共打造了1个4A级国家旅游景区(龙山景区)和6个3A级国家旅游景区(千层峰、大斑石、广信文化园、台洞湿地公园、励志碧道公园、黄岩洞景区),并于2020年成功创建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粤桂画廊建设成效初显。
▲龙山景区
▲大斑石。谢厚灿 摄
伴随贺江碧道画廊项目建设日趋完善,
游客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中,
这为封开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态
提供了契机。
发展“旅游+文化”业态。深入挖掘封开作为粤语发源地,广府文化发祥地的文化历史,打造两广源流博物馆、潇贺古道微展览馆、茶船古道微展览馆等文化场馆,展示古广信、潇贺古道、茶船古道等本地特色历史文化。
▲两广源流博物馆
发展“旅游+农业”业态。完善竹荪基地、食用菌基地、广远杏花鸡产业基地和兰花产业带动示范基地旅游服务设施,利用足食村古屋建设风水间民宿项目,打造“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田园综合体。
△封开竹荪
发展“旅游+体育”业态。通过在贺江碧道画廊景区举办乡村骑士骑行活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吸引珠三角地区大批体育爱好者前来打卡体验,促进“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伍世泉 摄
发展“旅游+康养”业态。投资3000万元打造了六角泉森林康养基地,包括建设森林广场、研学基地、森林营地、山泉泳池、五感步道、南药基地、康养疗养区、情人谷、儿童平衡车赛道、儿童欢乐谷、四轮摩托越野等项目,已吸引近80万人次游客前来游玩,旅游收入数百万元,成为封开县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西江日报记者 甘婉怡 摄
大力发展文旅项目,深化文旅融合,
是封开文旅未来发展的方向。
封开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六角泉森林康养基地
正在发展“旅游+研学”项目。
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动
贺江别苑文旅综合体项目签约,
以此丰富贺江碧道画廊新业态。
“我们将引进更为专业的市场主体开发、
运营、管理贺江碧道画廊,
同时吸引客商投资贺江碧道画廊项目。”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
在广东封开杏花鸡产业高质量大会上指出,
当前,传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要统筹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发展,
为农民铺好致富路,促乡村振兴加速跑。
近年来,
封开县坚持工业化理念,
把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高质量建设岭南特色农业作为一项重要举措,
以优质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强镇兴村,
聚焦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
加快杏花鸡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封开杏花鸡。黄瑛居 摄
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杏花鸡是封开县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县域强、镇域好、农村美、农民富的“金凤凰”。“我们正在开展杏花鸡全产业链招商,加快杏花鸡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正鑫杏花鸡养殖深加工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壮大种质优良、品控有力、养殖可控、规模可观、链条延伸的杏花鸡产业,推动杏花鸡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使杏花鸡从山区县飞进大湾区,从皇家贡品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菜,香飘大湾区。”封开县主要负责人说。
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
为了做大做强“一鸡一猪三棵树”特色农业集群,
封开县先后制定出台了
《封开县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方案》
《封开杏花鸡产业发展奖补方案》等政策。
△杏花鸡。黄瑛居 摄
目前,杏花鸡种鸡存栏量突破30万套,年产鸡苗达3000万羽,杏花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产值超20亿元。杏花鸡扩容提质产业园建设项目16个,已动工建设15个;正鑫杏花鸡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已有4栋鸡舍投产;杏花鸡中央厨房及预制菜项目预计10月动工,建成后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越秀风行生猪养殖农业产业园整体进度完成85%。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封开县正用心用力下足“绣花功夫”,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培育更多有知识、懂技术、
会管理的农业人才,
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朝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进。
来源:封开吃喝玩乐 封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