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村雄起!被圈入保护区 未来将成肇庆传统岭南村落名片
2016-05-18 17:27:25 肇房网
刚刚公布的“肇城规公示字[2016]第59号”公示资料显示,位于端州东黄岗街道辖下的白石村将被“圈”入保护区,未来将会成为肇庆传统岭南村落窗口与名片。
北起端州一路、南至建设一路、东起肇庆大桥北、西至新园南路,整个区域面积约32公顷,形成由南侧白石村、北部中国砚村以及周边端砚产业集中区为组成的规划保护区。
《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白石村保护发展规划(草案)》显示,整个规划范围内按照保护和控制要求被划分为三大层次,即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
白石村毫无疑问将被纳入该项规划的最重点,沿建设一路以北的白石村约11公顷范围被定性为“核心保护区”,即指白石村历史风貌最集中的区域,涵盖古建筑、文物古迹、传统岭南建筑间的巷道等特色要素。
其他两个区域的角色虽然占地面积更大,但其出发点与功能性基本上是围绕“白石村”而存在。如紧靠白石村的“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作用是核心保护区与环境协调区之间的过渡区域,该区域对形成村落空间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村庄肌理具有较重要的作用;而“环境协调区”则为保证村落传统风貌的完整性而划定的外围环境风貌协调区域。
白石村简介:
白石村位于端州区黄岗街道,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全村占地约3.8万平方米,传统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由唐武德年间建村。李、梁、罗、黄、蔡是村中大姓,其中又以李姓最大,约占村中1/4人口。
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白石村90%以上家庭从事制砚,规模较大的制砚作坊超过50家。
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始建于明朝的李氏宗祠、梁氏宗祠、五丁祖师堂,清代大德长庚书塾和刻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的“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贡品事碑”。李氏宗祠分前后两进,前进由两房、天井、两廊组成,后进则是一个大厅,门前有两根大石柱,由于年代久远,已有些风化,托梁雕刻设计,巧夺天工,实在难得一见。屋檐上有壁画,荷花、凤凰等图案虽因经年累月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黑尘,却依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历经600多年风雨,李氏宗祠几遭破坏,仍然保留着鲜明的明朝建筑风格。“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备贡品事碑”是白石村制砚的历史见证,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该碑于1984年被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9月5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文房四宝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肇庆市获“中国砚都”称号。白石村成为中国端砚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