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山水影视基地之鼎湖山

2020-03-07 16:51:45 端溪书院

   活的自然博物馆——天然氧吧


图/谢耀明

      鼎湖山距肇庆市区18公里,由10多座山组成,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最高峰。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唯独鼎湖山一带有绿色植被覆盖,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鼎湖山以其是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拜于一体的胜地而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




大氧吧

图/冯仕彬


图/伍尚慧


图/欧彩焕

图/欧彩焕

图/陈世棠

想起健康,想起森林浴,就会想起鼎湖山。鼎湖山内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25000个负离子的天然森林浴场地,不但能洗去一身的疲累,洗尽繁闹都市的污烟浊气,森林中的植物芳香还有杀菌的作用。

蜿蜒的山路时而陡峭、时而平缓,

行走在树木繁茂的森林里,

穿越在飞瀑流泉的山涧中,

慢慢深呼吸,让负离子洗洗肺,

您就能感受到原始森林的魅力。





佛教圣地

图/王深铭


图/伍尚慧


图/伍志锴

鼎湖山清幽雅静,在这样远离尘世的环境中,早在唐朝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六祖惠能的高足弟子智常禅师就在老鼎创建了白云寺。后来附近先后建起白云寺属下的寺院三十六座,号称“卅六招提”,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庆云寺相传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在犙和尚”以莲花峰的虎窝结草为庵。翌年,请高僧栖壑和尚为鼎湖山住持,后建成五层倚山的殿堂。寺宇后来建成后,高僧栖壑大师见该处周围雾霭袅袅,加之山顶有湖,“天将雨,湖先出云”,于是将莲花庵易名为今天的的“庆云寺”。庆云寺始建造至今一直香火鼎盛,香客云集。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敕赐“万寿庆云寺”匾和“龙藏经”,并对寺进行修葺,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


庆云寺按中轴线对称布局,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层韦陀殿,内设知客堂、云房,南有客堂、鼓楼;北有斋堂、钟楼;第二层大雄宝殿,内设东土祖师殿、伽蓝殿,三殿合而为一;第三层中正堂;第四层毗卢殿,南有藏经楼、七佛楼,北有睡佛楼、佛母楼;第五层塔殿,即原建之莲花庵。寺宇建成后,栖壑大师见周围雾霭袅袅,加之山顶有湖,“天将雨,湖先出云”,遂将莲花庵易名为庆云寺。





人文景观——宝鼎

图/宋耀新



宝鼎园以展示中国古代鼎文化为主题,以岭南园林为格调,将中国著名的鼎文化与自然山水文化融为一体,是一个充满中国古代文化气息的生态园林景点。宝鼎园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地处鼎湖、天湖之畔,依山傍水,环境古朴优雅,它的落成,使鼎湖山形成宝鼎、碧湖、青山三者融合的完美格局。园中的九龙宝鼎及端溪龙王砚在当时被上海基尼斯大世界列入了世界之最。

九龙宝鼎,铸造于公元2000年,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鼎。九龙宝鼎重达16吨、高6.68米,由中国著名的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参照西周大克鼎的形状设计而成,大鼎三足鼎立,足顶端有三个大龙头,鼎身上的波曲纹象征着山川河流,鼎腹上部有三组对称龙纹,呈九龙献瑞之势。九是传统的吉祥数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栩栩如生的九条金龙,似翻江倒海,如腾云驾雾,象征中华民族又一次伟大腾飞。



幽胜鼎湖  长寿之乡

更多资讯请点击:《幽胜鼎湖 · 长寿之乡》纪录片


鼎湖山为当地人创造了一个健康长寿的生活生态环境
雨中的鼎湖山
轻雨薄雾,云烟缭绕。
一切如梦似幻,
翠绿的山林,
是鼎湖山最浑厚的底色。
有了雨水的滋润,
更有一种水嫩欲滴的意境。




来源:  端溪书院

肇房.....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