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史上八大富豪,看看有无你认识的?
2016-10-14 16:08:19 肇房网
四会作为广东知名的侨乡,从古到今一直都有商界精英不断出现。毫无疑问,四会在肇庆地区是数一数二的富饶之地,但谁才是这里的顶级富豪,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呢?
我们搜集了众多资料,在无数的四会富商里面评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八位,称之为“四会史上八大富豪”。赶快看看有无你的名字,又或者看看你的前前前男友的“死鬼”阿爷有无名列其中,又或者你老友会有份呢!
不要错过认识四会富豪的好机会,虽然你认识他们之后,还是屌丝……,但说不定受他们的故事鼓励,你的精神小宇宙会“失惊无神”大爆发,然后……下一个四会大富豪就是你……呢。
01
吴麟书
原名毓曾,祖籍广东四会。
16岁随父在上海做生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与人合设源盛洋货号,不久由吴独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吴经营印度纱获利白银10万余两致富。吴以2万两白银独资开设益大纱号,除经销印度纱外,还为英、美、日等洋行推销进口棉纱;同时大量买进上海英商怡和纱厂股票,成为该厂董事,并取得独家经销怡和纱的权利。后又投资宁波和丰纱厂、南京中国水泥公司,担任董事或董事长;独资及合伙开设益成等4家金号进行黄金交易,经营房地产。民国7年(1918年)底,已获巨利白银达500多万两,成为当时上海3个最大棉纱商之首。民国19年病故。
02
苏东霖
祖籍四会市下茆镇,香港著名的实业家。
1919年出生,是香港东和铜铁机器航海灯制造厂东主、宾得宝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为香港肇庆各邑同乡会总会长、香港会宁同乡会永远会长、竹林明堂有限公司主席、曾被肇庆市人民政府授予“肇庆市荣誉市民”称号、广东省民政厅授予“南粤慈善之星”等称号。此人非常有钱,经常热心公益,为人极其低调,身家不详。对家乡的社会福利、 教育、旅游、医疗事业等,关怀备至,出钱出力, 赞助甚巨。
03
彭威伍
(1908~ ),今四会市白沙村人。
童年随祖父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学习电工技艺。曾任职于马来西亚煤矿有限公司,后赴呲叻各地矿场研习电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创办桑克电器有限公司,亲任董事局主席,为南洋电业巨子。同时,热心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曾任坤成女子中学副董事长、兼董事长及产业信托人,银禧老人院、雪兰莪会宁公会、机器公会、电信工会、联胜国术团、彭氏联宗会信托人,雪兰莪电业公会主席,同善医院财政。1966年6月,成为马华公会永久会员。1971年,荣膺雪州苏丹赐封太平局绅勋衔。
04
吴世英
(1928~1986年),今四会市城镇人。
1930年随叔父移居香港。成年后,初学打金,后开设联发金属制品厂和丽景贸易公司。曾任侨港会宁同乡会主席等职。在任期间,1979年11月,首次率领会宁同乡会元老28人回乡参加四会县第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并参观家乡建设。从此,会宁同乡会的乡亲与家乡往来渐趋密切。1981年,为四会心爱你筹建侨联大厦积极筹款,并亲自出任侨联大厦书剑小组在海外、港澳的联系人。
05
温树森
(1885一1967),四会市白土村人。
民国37年(1948),任马来亚吡叻埠会宁公会会长。他热心帮助家乡发展教育事业,1957年带头捐资筹办四会县华侨中学,被推选为县华侨中学董事长。1966年任槟城会宁会馆名誉主席。他是马来西亚会宁总会创始人之一,又是该会的产权受托人,他在马来西亚吡叻洲、槟城经营建筑工程,颇有成就。1967年病逝,享年83岁。
06
李辉堂
(1869—1943),广东四会人,出生于原籍。
7岁时随父到上海经商。20岁时,进入上海马理逊洋行,学习建筑图打样,并且开始学习英文。他是中国最早从事邮票生意的人,李辉堂在外国人主持的“上海邮票会”担任过中国籍董事;李辉堂虽然终身专门经营邮票生意,而且经手中国珍罕名品难以胜数,可惜他不注意研究邮票发行的来龙去脉,真伪鉴定,没有个人的邮学著作,更没有自己的邮集。据说此人还相当主观与自信。由于经营手段落后,因此后来营业不振,无法与同行竞争,晚年生活苦不堪言,既吸食鸦片烟,又双目失明。所剩邮票被其继室夫人以极低之价全部卖掉,对他并予以虐待。上海集邮界曾准备赞助他的生活,因其无独立生活能力,找不到能使李辉堂真正受益的办法,只得中止进行。
07
梁耿光
(1796—1851),字景文,四会姚沙人。
家境富裕,乐善好施,凡公益事业,皆慷慨解囊。清道光年间,姚沙围崩决数次,耿光皆全力捐资修复。道光十一年(1831),灾后饥荒,乡人赴县求赈者甚众。一日,侦得知县张相侯外出上香,便将他拥回县署,要求赈济。张知县恐生事故,急忙邀耿光前来商讨,并申明县署没有存款可作赈济,耿光就慷慨捐银千余两,每人发给50文。道光十三年水灾,他又捐赈银二千两,并在东岳庙设施粥站,救济饥民。道光十七年,肇庆府和广肇罗道长官把耿光急公好义的事迹上报省署,加以表彰;本道长官又赠给题有“义敦桑梓”的匾额交由县署送至耿光家。耿光由于慷慨捐输,导致家道中落,到晚年反而要靠借贷度日,终以贫病而卒。乡民皆为之痛惜,乞丐也来哭丧,送殡时人满于道。
08
何铁文
祖籍广东四会,作为香港资深会计师的何铁文先生绝对称得上 “会计教父”,在国际上他被欧洲普鲁士王朝封为“条顿公爵”。
其父亲何永生先生和母亲周伙带女士在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从家乡逃难至印度,1939年5月15日,何铁文出生于印度著名城市加尔各答。为了不让报效祖国成为空想,何铁文先生从小就勤奋好学,一生孜孜不倦。因印度出现排华情绪,1959年何铁文先生离开印度来到香港,高中毕业后,于1960年至1962年在港读完预科和香港工业学院会计系。白手起家的何铁文先生这些年来投入在公共事业的资金累计达一亿元。1997年一个电话从四会打过来请他为家乡的六祖寺建设贡献力量,何铁文先生听闻后慷慨应允,随即四处奔走呼吁,为六祖寺的建设筹集到款项1800万人民币。2000年11月六祖寺开光建成,何铁文先生应邀主持六祖寺的开幕仪式。如今六祖寺已成为四会著名的旅游景点。
小结
四会富豪多箩箩,何止以上呢八个。兄弟,若果你想发达,努力吧!不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尽力就好。别因为追求富贵梦而放弃做人的底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来源:天天乐聚